高臺縣始終把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作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舉措,加大建設力度,加強管理運行,加快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有效改善人居環境和城市面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眼下,總投資1.95億元的高臺縣北河新村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部分樓體已進入收尾階段,該工程是目前該縣在建的最大保障性棚改工程,通過產權置換的方式拆遷安置北河新村棚戶區居民,徹底改善居民住房條件和周邊環境。
高臺縣北河新村棚戶區改造項目現場負責人 王 利:“北河新村棚戶區改造項目共修建11棟,五月中旬能完成主體工程建設,預計年底竣工能交付使用?!?/p>
位于縣城南端的新建南片區棚戶區改造點,這里的居民入住新房已經有兩年多時間了,綠樹成蔭的小區環境,科學合理的房屋結構,讓64歲的居民李香蓮贊不絕口。她告訴記者,這里原有的民房修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性質為磚土結構,大多低矮破舊,雨雪天氣道路濕滑,大風天塵土飛揚,居住條件非常簡陋。2018年縣上開始實施新建南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時,李香蓮第一時間和家人報名享受棚改政策,一年后順利住進了樓房。住房條件改善了,李香蓮兒女也能放心地外出務工。
城關鎮新建南社區居民 李香蓮:“這個房子住上真的好,又有地暖,又有衛生間,冬天不凍了,我們住上也很高興,要不是這個政策我們住不上這個樓?!?/p>
棚戶區改造不僅是要讓百姓“有房住”,更要“住得好”。為此高臺縣建立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統籌推進的運作機制,由政府謀劃布局,國企和社會資本拆遷、建設,在保障住房質量的同時,著力補齊城市發展短板,改善城市宜居環境,同時相繼完善道路、學校等配套基礎設施,同步實施污水處理等項目,使棚改群眾生活品質得到明顯提升。截至目前,高臺縣已累計投資18.33億元,先后對和平巷、長征路、縣府街東西路、國慶村、高地村等片區進行了拆遷改造,相繼完成了山水麗城、陸都五福和園、華龍嘉園、如意馨園等83個棚戶區改造項目,改造城市棚戶區10010套(戶)、91.4萬平方米,建成住宅小區22個,使39000多居民群眾從房屋質量差、人均面積小、設施不配套、交通不便利、消防隱患大、環境衛生差的居住環境,搬進了整潔舒適、環境優美的新居。
版權所有:中共張掖市委 張掖市人民政府 隴ICP備13000766號-2
甘公網安備 62070202000150號 網站標識碼 6207000021
主辦單位:張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單位:張掖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